納米氧化鋅的性能表征是怎樣?
納米氧化鋅的突出特點是產品顆粒為納米級,同時具有納米材料和傳統氧化鋅的雙重特性。與傳統氧化鋅產品相比,表面積大,化學活性高,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產品的細度、化學純度、顆粒形狀,具有良好的光化學效果和防曬性能,防曬率達到98%。同時具有抗菌抑菌、防味等多種獨特性能。
納米氧化鋅顆粒呈球形,粒徑均勻分布,平均粒徑為20 ~ 30nm,所有顆粒粒徑均在50nm以下。經非表面及孔徑測量儀測試,納米氧化鋅粉末的BET比表面積在35m2/g以上。此外,通過調整制造工藝參數,可以生產棒狀納米鋅。本產品經過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檢測,發現在豐富的細菌培養基中添加0.5%~1%的納米鋅可以有效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抑制率達到99.9%以上。
納米氧化鋅具有比表面積大、比表面大的特征,因此很容易自我重組。另一方面,納米氧化鋅表面極性強,不易在有機介質中均勻分散,大大限制了納米效果的發揮。因此,納米氧化鋅的分散和表面改性成為納米材料應用于基體之前的必要處理手段。
在納米氧化鋅比表面積研究和相關數據報告中,只有用BET方法檢測的結果是真實可靠的。因為國內外制定的比表面積測量標準都是以BET測試方法為基礎的。比表面積測試有專用的比表面積測試儀,國內比較成熟的是動態氮吸附法。
納米分散是指利用各種原理、方法和手段,將特定液體介質中由干燥的納米粒子組成的各種形式的團聚體還原為一次粒子,并穩定均勻地分配給介質的技術。納米粉體的表面變形是基于納米分散技術的延伸和擴展。也就是說,根據應用的需要,在分散的納米粒子表面覆蓋適當物質的薄膜,或將納米粒子分散到可溶性固相載體上。經過表面改性的納米干粉體,吸附、潤濕、分散等一系列表面性質都發生了變化,一般可以自動或容易地分散到特定介質上,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一般來說,納米粒子的修飾方法有三種。
在粒子表面均勻覆蓋不同物質的膜,從而改變粒子表面的性質。
利用電荷轉移配合物(如硅、鈦酸等偶聯劑、硬脂酸、硅等)作為表面改性劑,在納米粒子表面進行化學吸附或化學反應。
利用新冠放電、紫外線、等離子體、輻射等能量手段改造納米粒子的表面。根據不同應用領域的要求,選擇合適的表面改性劑或表面改性工藝,進行納米氧化鋅的表面改性,提高表面性能。
基體之間的兼容性,應用于各個領域,提高產品的性能規格。